服務熱線
15650282386
50噸生活污水處理設備
一、工程簡介
甘肅省武威市某村,總人口548人,面積1.2萬平米。污水處理站未建設前,村里無排水管網,污水隨意亂排、下滲的情況突出,環境質量差。污水站建設的同時,村里鋪設了污水收集管網,污水經管網收集后靠重力流排至頭佑村污水處理站。
項目用地范圍面積為:145 m2,構筑物面積60 m2,綠化面積為58 m2,硬化面積為27 m2。
圖1 生活污水處理站
二、工藝流程
50噸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是一體化設備,分為生化單元和智能控制單元,其中生化單元具有缺氧/好氧工藝的技術特點,詳見圖2。
圖2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
化糞池出水后流入提升泵井,提升泵井內的污水由提升泵提升到該一體化設備,經設備內微生物的吸附、絮凝、分解的作用,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降解為無機鹽、二氧化碳和水。污水中的氮被轉化為氮氣釋放到空氣中,污水中的磷通過聚磷菌的轉換,最終通過污泥外排等方式被去除。該一體化設備出水排入垂直流人工濕地,進一步去除水中的SS、BOD5、氮和磷等污染物質,經濕地處理后的水達到出水排放標準,進行排放。
系統的風源由鼓風機提供。該一體化設備內通入空氣,提供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氧氣,并對污水進行攪拌。
該一體化設備生化池體結構較傳統工藝進行優化和改進,同時采用特殊流態化高效填料、多點均質回流系統,污泥負荷降低,污泥處理效率大大提高,因此污泥產率低,半年或者一年進行一次排泥。
三、運行情況
(1)處理水量
該村實際生活污水產生規模約45 m3/d,設計處理規模為50m3/d。
(2)進、出水水質
由于村莊的污水主要以生活污水為主,沒有其它類型污水影響,經調試期水質分析,設計了進水水質;出水水質須達到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2)一級B標準的排放要求。詳見表1。
表1 進、出水水質情況
單位:除pH值外,其余皆為mg/L
污染物 |
pH |
CODcr |
BOD5 |
SS |
NH3-N |
TP |
進水水質 |
9-7.2 |
≤260 |
≤180 |
≤110 |
≤26 |
≤3 |
出水水質 |
9 |
≤60 |
≤20 |
≤20 |
≤8(15) |
≤1.5(3) |
注:括號內指標括號內為≤12℃時的控制指標。
四、成本分析
50噸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為智能化控制,無專門值守人員,因此不考慮人工費用;污水處理站總耗電成本為22.58元/d,若以每度電0.8元計,則噸水運行成本為0.41元/ m3。
更多關于污水處理設備的內容請查看我們的官網(m.gdtaoliyuan.com)。